我校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结题验收(图文)
来源: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 作者: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 日期:2016-09-09 点击:1003
近日,依托我校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工作会议在重点实验室304会议室召开。结题验收专家组组长由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担任,专家成员有南京大学左景林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孙宏斌教授、山东临沂大学张书圣教授、南京大学蒋健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胡文浩。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润生副司长、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蔡昌卓、科研处处长傅源方,我校校长梁宏、副校长苏桂发及校科技处、化学与药学学院主要负责人、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出席了会议。
苏桂发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和“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润生副司长简单介绍了这次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验收要求。
专家组组长陈芬儿院士主持了项目验收会议。团队项目负责人陈振锋教授首先汇报了团队基本信息、平台建设与团队发展、创新能力与社会贡献、科教结合与人才培养、团队文化与管理运行、创新团队的特色与作用、团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专家组按照项目验收评价体系的要求通过质询与答疑、查阅成果资料等程序。经过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该团队已超额完成预期的建设任务,特色鲜明,成绩优秀,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教育部和主管部门对该创新团队给予继续支持。
专家组会议后,高润生副司长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该创新团队取得的成绩,并对团队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正确把握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科技创新战略基点,加快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研究工作中要注意对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国家科技十三五规划、变焦去创新体制机制。并指出,我们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明显的差距,创新团队要制定明确目标,奋力追赶,缩短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作出贡献。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教育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由教育部实施,2004年6月正式启动,旨在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长江学者。“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是我校于2012年获得的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作 者: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
发布单位: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
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工作会议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