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教授莅临音乐学院讲学(图文)



来源:音乐学院 作者:音乐学院 钟晓莹 日期:2016-06-20 点击:625

  为了开阔师生视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6月14日至6月16日,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文化科技司司长,著名舞蹈评论家、理论家于平教授应邀到音乐学院讲学,为舞蹈系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舞蹈史”学术盛宴。讲座吸引了舞蹈系全体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近200人到场聆听。

 


  6月14日,学校相关领导、音乐学院负责人与于平教授在育才校区校办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音乐学院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学科概况、人才培养机制及科研工作概况,重点介绍了音乐学院舞蹈系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于平教授则结合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对音乐学院舞蹈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6月15日,于平教授关于《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运演的阅读笔记》的讲座正式开始。讲座开始前,我校党委书记王枬为于平教授颁发了学校客座教授聘书。

 


  于平教授的讲座分为十二个单元,详细梳理了当代中国“新舞蹈”发展的脉络。于教授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对于“新舞蹈”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谈起,整场讲座分为“‘形象思维’的驰骋与‘自由舞蹈’的拿来”、李承祥‘美国舞蹈’印象与吴晓邦心目中的‘现代舞蹈’”等七十二个小节,每个小节都结合详实的案例解读,运用深厚的理论支撑为现代舞的发展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也使现场师生对新时期中国“新舞蹈”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

 


  6月16日,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讲座中,于平教授又从“中国古典舞”的概念着眼,认为它是着眼于“民族舞蹈学科建设”的“专有名词”,并基于多年的学科建设经历与学术研究基础,对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加以了梳理。于教授认为,对于中国古典舞内涵的把握,鲜活的实践比尘封的教条更具常识性也更具生命力。讲座中,于教授也例举了大量文献资料加以解读,展现了他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实践功底,他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也让在座师生深深折服。

 


  两天来,于平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古今融汇,集理论性、思想性为一体。他还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实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即兴而起的演示,活跃了现场气氛,加深了师生理解,也为舞蹈系师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供了视角和思路。据悉,为了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院师资队伍水平,音乐学院还将继续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层次和力度,通过柔性引进知名专家教授的途径,促进学院各学科快速、均衡地发展。


    作    者:音乐学院 钟晓莹
    发布单位:音乐学院

于平教授在讲学

于平教授在讲学

,

王枬书记为于平教授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

王枬书记为于平教授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