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队”举行平南县北帝山景区旅游开发研讨会(图文)



来源: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 作者: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 日期:2016-05-20 点击:1609

  广西文科中心优青团队“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队”于年5月14至17日在平南县主持召开了“贵港市平南县北帝山景区旅游开发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出席的专家有团队首席专家博士王林、副教授陆军、高级会计师韦达、教授任冠文,广西财经学院旅游系、桂林航天航空学院旅游研究所、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贺州黄姚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贵港市北帝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桂林旅游协会、桂林国际旅行社、玉林国际旅行社等各机构负责人,同时还有平南县副县长李乐,人大副主任陈桂松,县委常委、宣传部和旅游局负责人、平南县大鹏镇负责人,以及景华村村干部及村民代表等。

 

  研讨会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是研究团队实地游览踏勘了北帝山风景,分别深入到景区的北帝群峰、十里画廊、石桥壁墙、北帝揽胜等多个知名景点进行考察,听取项目负责人对各景点地理环境、植被资源、景点景观的分布等情况的详细介绍。并认真查看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详细了解了景区的规划、设计理念、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专家们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一致认为,北帝山景区集喀斯特与丹霞地貌于一身,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植物种类多样且生长茂密,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优越条件。而且景区境内景观独特,群山连绵、峰峦叠嶂、怪石林立、神奇俊秀,奇、秀、雄并存,幽、静、险齐聚,能以原生态的山水环境和民俗文化为依托,充分挖掘出北帝文化、客家文化、民族风情,发展潜力巨大。专家们纷纷赞叹这些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鬼斧神工的奇观,正是开发旅游的最佳资源。

 

  第二个板块是召开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首先播放了北帝山景区宣传片,让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北帝山景区的整体情况。随后,在北帝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就景区现状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景区规划布局、发展定位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北帝山景区旅游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些难题。我团队首席专家王林博士主持会议并从国家战略、景区文化挖掘、开发重点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陆军副教授围绕景区文化特色打造、旅游精准扶贫、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其他专家重点围绕北帝山景区开发建设与规划、市场营销、文化与故事如何挖掘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独特的见解,给出了对北帝山景区发展的一些建议意见,并从实用、解决问题的视角就北帝山景区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研讨会以北帝山景区开发提升为基础,提供了分享、交流各自理念看法的平台。专家们带来的精彩讨论不仅围绕议题本身,更是从理念、思维、方法等角度剖析北帝山景区的定位和发展。在听取完专家发言后,北帝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表示与会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及意见无疑对北帝山景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路径和捷径,将根据专家组的建议意见,逐条进行全面的梳理,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加大力度认真落实,以更大视野、更高标准,做到科学规划、严格保护、永续利用,进一步做好保护、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北帝山景区旅游开发发展水平。

 

  贵港市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据悉,贵港市平南县北帝山景区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景区,也是平南县目前唯一的一个景区,并被列入2016年国家旅游局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景区占地2万多亩,其成功开发与否,对平南县旅游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该景区旅游开发建设,我团队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依托我团队专家实力,主动联系帮助该景区开发出谋划策,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中国4A级景区,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发展。

 

  同时,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队不仅依托自身优势为企业、政府提供决策参与,也积极主动深入社会一线,为企业、政府开展旅游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在社会中树立了高校科研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广西师范大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并通过团队的调研,初步与北帝山景区初步达成了后续合作的意向。

 

  研讨会后,平南县政府宣传部门下属网站及平南电视台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详见:http://bbs.gongzhou.com/thread-846652-1-1.html


    作    者: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
    发布单位: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研究团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

团队考察现场

团队考察现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