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机勃勃的雁山校区,桃花林畔的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学风建设的系列活动,呈现出一派新景。
活动一:设立学生干部台历,教师笔下展学干风采
日前,为树立榜样力量,凝心聚力,在广大青年学子中传播正能量,学院记者团《嘤鸣》编辑部在院学工办、分团委的指导下,策划、组稿、出版了《嘤鸣》报纪念版,设立学生干部台历专栏,突出学生干部在学院各项工作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教师的视角展现学生干部的风采及在学生群体中特有的魅力。学院党委相关负责人及每位辅导员用心写下身边学生干部(团队)平凡却又不平淡的默默无闻的小故事。老师们或回忆过往点滴,或抒写心中真情,文字或动容温情,或激昂慷慨,字字句句不仅是记录着学生干部(团队)的事迹,更是流露出师生之间那一份令人感动的深深情谊。
除了《嘤鸣》报的印刷出版,此次学生干部的风采展还将通过如学院分团委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发布,让广大师生了解,最终实现通过挖掘学生干部特有的责任担当意识、奉献精神、创新意识等,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典型示范效应,进而带动班风、院风形成良性发展,切实达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活动二:刷屏十遍不如早起晨读,点赞百次不如一起跑步
新学期伊始,学院提出“刷屏十遍不如早起晨读,点赞百次不如一起跑步”口号,倡议学生早起读书与跑步,得到了2015级同学的积极回应,在全院范围内引领了一股读书跑步的风潮。
学院结合2015级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每天采集早起指纹的方式,对每天早上8点前到指点地点贡献“早起指纹”的同学进行按指纹次数累计,每周公布一次当周的早起指纹采集情况,每学期评出“早起侠”。“早起侠”活动不仅激励着同学们争做“晨型人”,而且,在一起早起打卡,一起晨跑的过程中,同学们各方面交流都有所加强,同学们都说,这比在手机上点赞更能交到好朋友。
“早起侠”活动试行了一段时间,一直得到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每天天刚亮,从宿舍楼下的校道陆续跑向学校操场的“早起侠”们出现了。虽然第一周气温有所下降,有时还下起小雨,但同学们晨起锻炼的热情丝毫不减,早上六时许,已有同学在指纹机上留下第一天的印记。有部分同学更是养成了坚持早晚都锻炼的好习惯,他们越来越享受跑步运动的这个过程。“早起侠”活动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锻炼,还让同学们在早锻炼之后,自发开始了晨读。在孔子广场,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消散在晨雾中。他们或朗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书籍,巩固专业知识;或背诵英文,强记单词语法;或读课外好书,拓宽知识面。晨读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复习和提高记忆力的方式。每天多读一点好书,不仅能够丰富同学们的个人知识储备库也可以让同学们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气质。
活动三:出台“创新杯”奖励办法,启动“创新杯”培育项目
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进行科研实践,学院近日出台了《关于“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计划竞赛的奖励办法》,对学生参与“创新杯”所给予的综合测评加分、作品打印费、获奖作品的配套奖励均给予明确规定,对在“创新杯”竞赛中作出贡献的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班集体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金鼓励。同时,面对本科生推出30个“创新杯”重点培育项目,每个项目给予一定数量的培育经费。
3月23日下午,学院在雁山校区文四区302教室开展了“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动员大会并举行“创新杯”培育项目的启动仪式。学院党政领导表明了对“创新杯”竞赛活动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并详细解释了《关于“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计划竞赛的奖励办法》和“创新杯”重点培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和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认真组织,提前准备。
活动四:持续开展“中文之光•基地论坛”, 只做“接地气”的精品讲座
“中文之光•基地论坛”是文学院本学期开始启动且将长期持续打造的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品牌,预计每学期10期左右,每期间隔为2周时间,是一个重点面向本院本科学生,主要结合学院各专业特色、围绕学术前沿动态以及其他与学生成长、成才有关联的内容开展主题讲座或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的论坛,论坛旨在营造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学子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月30日晚,“中文之光•基地大讲坛”首场讲座《朗诵方法与技巧》在雁山校区行政楼西侧二楼会议室开讲,邀请了“曹灿杯”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桂林赛区评委李钰、薛丰、王琳三位老师作为主讲嘉宾。
李钰老师首先就“如何选择朗诵作品”的问题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建议同学们应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声音特质、能够把握抒发情感和演绎方法的作品,并且所选作品应符合表演的场合、场所、目的和受众。薛丰老师针对“朗诵不同情感的表达”给同学们进行了解说。薛老师告诉同学们在表达作品情感前要充分理解作者想表达思想感情,并给同学们展示了用语速、轻重读、升降调和停顿语句等方式表达悲伤、思索、喜悦、紧迫等不同的感情。他还详细给同学们讲解了胸腔、鼻音腔以及气托声的发声方式,并带领同学们现场练习。王琳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朗诵的礼仪礼节,提醒同学们在舞台上着装要大方得体,要适当配合朗诵作品的内容。同时王琳老师还给同学们传授了上台前后克服紧张的小技巧。
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登台,气氛热烈,三位老师对6位同学的现场朗诵逐一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点评。同学们都表示此次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收获颇丰,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基地论坛。
(文学院:陶柳洁、林冬燕、田杰、张裔昕、邓千叶,摄影:吕鑫贤 朱熙)
作 者:
发布单位:文学院
活动三:“创新杯”培育项目启动仪式
,活动二:同学们在晨读
,活动二:同学们在晨跑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