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当代广西》:专注出“好书”(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当代广西记者 张国成 日期:2016-02-01 点击:2362

  1月6日,有着“出版业奥斯卡”之称的2015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在北京揭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年度出版人、年度作者、年度图书和年度畅销书四项大奖,成为获奖数最多的出版社。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刚而立之年的师大出版社,其社会影响力已比肩三联、商务等百年老店。奥秘何在?专注出“好书”的社会责任感,应是其筑牢发展根基之关键。



          专注出“好书”


         □本刊记者/张国成



  “出好书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艺兵说,这么多年出版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通过“内涵发展、自我裂变”,在桂林这座小城做出了全国影响。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广西师大出版社共有22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图书大奖;“十二五”期间,共有14种图书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9种图书入选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重点出版规划项目、14种图书入选国家十年(2011-2020)重点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等等。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还实现了企业年发行码洋近10亿元,销售收入近6亿元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14年,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其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董事长,何林夏在多种场合提到,出版好书是出版社责无旁贷的责任。至于什么是好书?在何林夏看来,至少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否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能量;其二,这些正能量能否实现;最后,这些正能量是如何实现的。
 


  在何林夏看来,好书就是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能量的书。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发展过程,正是不断致力于做好书、出好书的过程。
在出版社图书陈列室的入口楼道旁,有一面贴满数以百计人物头像的墙,这是出版社设立的作者墙。在这面墙上,你不仅能找到钱穆、傅斯年、唐君毅、牟宗三、黄仁宇、余英时、白先勇、李欧梵、钱理群、李泽厚、陈丹青、木心等中国现当代的文化名人,而且还可以找到韦伯、房龙、纪德、尼尔•波兹曼、瓦尔特•本雅明等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


  这些大师级人物的经典作品,通过广西师大出版社已经影响或者正在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这些好书,特别是最近几年推出的“理想国”“新民说”等品牌系列丛书,让广西师大出版社名噪天下,成为思想文化学术出版领域的一面旗帜。


  然而,出版社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教辅的基础支撑,没有多元发展的支持,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出版社的成就。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次发展的转折点,出版社都能牢牢把握住“出好书”的方向,始终不渝坚守“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出版追求。


  时间回到1986年,初创不久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既无人才和地域优势,又没有强势学术文化资源支撑的情况下,选择进入教辅出版,拼杀出一条出路。经过10年耕耘,出版社在全国教辅出版中声名鹊起,成为“教辅新六家”之一,进入国内教育教辅图书的前十名。



  教辅图书出版的成功,让广西师大出版社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出版社并没有被短暂的物质满足冲昏头脑,而是毅然调整出版方向,把全部的积累资金投入到思想文化人文学术出版领域,肩负起大学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出版使命。



  无疑,学术文化出版没有教辅图书来钱快,甚至有些图书的出版本身只是为了学术上的积累和文化上的传承,而不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就像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社科图书出版分社社长赵运仕所说:“有些体现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的图书,即使利润很少,我们都坚持做。”


  他举了一个例子,出版社曾出了一本《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这本书完全不是一本市场性质的书,印数也不多,但是它把中国纸和印刷的历史和文化反映出来,有浓厚文化意义。有的读者就跟他说,“你们社能出这书,就很厉害”。


  还有我国的一部分珍稀古籍、历史档案和地方民间文书等,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末次情报资料》《满铁密档》等,以及《潮汕侨批》《清水江文书》《徽州文书》等地方民间文书系等。


  “这些珍贵的档案、书信、契约等是最真切的历史,如果不及时整理出版,过一年或几年以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文献图书出版分社行政总监肖爱景说,“我们做的这些书主要是抢救性整理,保存历史文献的第一手资料和为学界研究需要。”截至目前,广西师大出版社已经出版百余种国内外稀见的珍籍密卷,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支撑这些学术文化出版的不只有教辅图书打下的雄厚基础,还有科学超前的发展规划,以及出版社自身对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品牌化建设。
在由教辅图书转向学术文化出版的同时,广西师大出版社启动了未来10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当时,出版社专门请证券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规模和框架做了一套方案,规划出版社学术、人文、外语、教育、期刊五大图书出版板块的业务,同时也规划了出版社跨地域发展战略,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南宁五地设立分公司。


  随着发展规划的实施,广西师大出版社完成了从单一的教育类出版社成长为一个综合性的出版社,从一个单体的出版社成长为一个跨地域领域发展的出版集团的过程,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基本模式——“广西师大模式”。


  但是,“广西师大模式”并没有彻底解决由于转向学术文化出版造成的盈利减少,出版社新设立的公司并没有那么快具备盈利能力。据介绍,北京贝贝特公司前几年基本上处在零盈利状态。为了支撑集团和公司的运转,出版社依托本地本身资源积极开拓教育培训、旅游服务、房地产开发、鸡血玉经营等行业,开展多种经营,走多元发展道路,用多元发展的利润来支撑出版主业。



  然而,学术文化出版并不是不创造经济效益,相反,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要用心做好书,学术文化出版不仅可以实现社会效益,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用张艺兵的话说就是,“一本好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 社会效益追求的是读者的认可,而读者的认可又会促进发行量的上升,这样就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统一。“理想国”和“新民说”系列图书就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典范。


  “理想国”主要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北京贝贝特公司打造的一个高端文化品牌。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港台作者大面积进军内地市场的风潮,而且在将小众图书推向大众市场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与尝试。最终“理想国”获得巨大成功,仅2014年,“理想国”品牌就推出新书127种,其中有23种图书入选各类图书奖评选。另外,2014年“理想国”品牌还推出“理想国译丛”“理想国讲堂”“理想国书房”等产品,塑造相关的子品牌,获得重大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理想国”品牌的成功,直接激励催生了“新民说”品牌的诞生。赵运仕还清楚记得当初做“新民说”时的一些细节。


  2012年年底,出版社副总编辑汤文辉和社科图书出版分社的几名同志一块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出差。晚上,几个人一块出来散步,聊了很多东西。他们觉得分社成立几年,经过积累,作者资源、选题资源都算丰富,高端的可以形成品牌。适逢梁启超诞辰140周年,他们想到梁启超1902年出版的一部著作《新民说》,觉得“新民说”三个字好,所以“新民说”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品牌推出的第一本书至关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吴稼祥《公天下》最终开启了“新民说”品牌的历史。“书出来之后,没想到还挺火的。”赵运仕说。后来,《公天下》还被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评为“2014年度对领导干部有影响力的图书”。


  “新民说”里的图书不但追求社会意义,还追求时代现实意义。赵运仕提到一本叫《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美国从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的转型期。全书最终落脚于“超大国家的崛起”这一主题,侧重从美国的这一案例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启示。“这本书的策划出版正是对中国崛起的反思和借鉴,它向中国提出来,‘中国崛起做好准备了吗’这个问题。”赵运仕说。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坚守和积累中做了很多。”赵运仕坦言,由于丛书基本上都是学术性的,市场上能卖到5000册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是“新民说”品牌的图书一般发行都在1万册以上,“社会认可度还是蛮高的”。


  在“理想国”和“新民说”品牌的带动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又推出童书品牌“魔法象”,同时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2014年引进输出版权比为1.5:1,远远超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3:1的要求。


  如今,广西师大出版社正通过跨地域发展第二轮布局,向济南、成都等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延伸。同时,通过对接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积极建构国际化的海外产业发展平台。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完成对英国ACC出版集团收购的第一轮谈判和与美国NBN建立战略合作的第一轮谈判,此举或将开创广西乃至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    者:当代广西记者 张国成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

《当代广西》报道截图

《当代广西》报道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