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环境与资源学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图文)



来源: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环境与资源学院 日期:2015-12-21 点击:590

  立德立志乃是立人之本,学善行善而后堪以大用。近日,环境与资源学院师生于雁山校区理二区201教室开展主题为“立德行善:我的公益路”的道德讲堂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次活动邀请了我校漓江学院派驻资源县咸水口村的第一书记张常永老师讲述他在咸水口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同时还邀请了参与咸水口村等多地捐资助学公益活动的桂林助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林子(李鹏鸣)先生讲述桂林助学联合会及其个人的公益之路。

  张常永老师系我校漓江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派驻咸水口村工作期间获2014年资源县“美丽资源,清洁乡村”先进个人,所带领的咸水口村工作队在2014年资源县年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2015年12月11日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专题介绍张书记驻村期间带领当地村民铺桥修路,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的先进事迹。张老师以《我的汇报》作为主题,从时代背景因素,单位因素,个人因素等角度讲述参加挂职的原因;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发展当地经济,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介绍挂职期间建设咸水口村的情况。从铺桥修路到发展特色产业,从完善村里活动设施到开展农村运动会,从走访调研农户到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每讲一处,他都以照片展示而再讲述,一张照片背后即是一个故事,里面有来自一些党政机关的支持,有学校、学院的帮助,有像桂林助学联合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更有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

  林子(李鹏鸣)先生加入桂林助学联合会两年多来,参加的助学活动近百次,义工服务时间累计达三百多小时。他主要负责的“一元故事.微公益”关爱农村在校生心灵成长公益项目(“新1001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于2014年12月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林子先生以《让生命温暖生命》作为主题。通过视频短片和照片方式等方式展示助学联合会成员跋山涉水、走访调研搜集到的乡村教育状况材料以及助学联合会公益活动成果。其中,仅仅是他负责的“一元故事.微公益”关爱农村在校生心灵成长公益项目就已经覆盖了桂林8个县(区),交付使用学校29所,为农村在校住宿生带来了睡前的温暖与希冀,陪伴他们安然入眠。对于公益,林子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在校大学生要把握“发掘兴趣—培养能力—实现价值”的三阶段转化,这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做公益前提也需要有兴趣,过好自己日子了才能更好奉献爱心;2)公益传递的是感恩、珍惜、善良,助学会的努力也许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至少可以打破他们原有人际生态圈的平静,让他们对比而认知生活应该是怎么样,激发他们更加向上、向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传递爱心也可以感动自己。林子先生的温情叙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分别就公益组织如何防止出现类似“百色助学网”事件,如何协调工作、公益、陪家人三者关系等问题与两位嘉宾进行交流探讨。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这是活动后大家最大的收获,也是最需要我们去行动的。用林子先生的话说:“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有些事情,一点点,一滴滴,能汇成暖流;有一群人,平平凡凡,勤勤恳恳,为爱而前行。”


    作    者:环境与资源学院
    发布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