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乐当理论“播种机”——优秀教师、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林春逸小记(图文)
来源:新闻网 作者:本报记者 杨子健 本报通讯员 张婷婷 日期:2015-10-28 点击:1429
一步一个脚印。这些荣誉记录着林春逸的努力与付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广西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春逸,是广西高校最受广大领导干部和师生欢迎的理论宣讲专家之一。25年来,他一直活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宣讲战线上,乐当理论宣传员、“播种机”。
思政课良师
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的典型一代,林春逸于1987年初离开广西后,辗转奔波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直到2006年回到广西师范大学任教。
林春逸担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专家、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席专家、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教研中,注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探索专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良师益友。
由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的突出贡献,林老师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辅学读本课题组,是广西高校惟一参加该教材编写专家。
在担任广西师范大学社科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期间,林春逸通过集体备课会、讲课比赛、专题辅导等形式,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理论宣讲家
10多年来,林春逸先后担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专家。宣讲足迹遍及广西各地,报告超过300场。
林春逸注重正能量的传播,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新成果对发展问题的解释力、解决力;突出问题意识,着力回答广大领导干部和师生迫切需要解答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富有时代感,能充分调动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多年来,开设了《科学发展:一场价值观革命》《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长期执政——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理论》等数十个主题报告。
追求卓越者
“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个研究领域有自己专攻的方向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并做到‘守一望多’。”林春逸就是这么执着。
2008年,他出版了专著《发展伦理初探》,在发展伦理学研究领域,对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该专著还被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伦理学》作为第一本参考书目列入教学计划。
原文报道链接: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5-10/28/content_1192387.htm
作 者:本报记者 杨子健 本报通讯员 张婷婷
发布单位:
广西日报报道截图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