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桂林晚报》:高端人才培养正在孵化(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5-10-19 点击:444

  近年来,区内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小语种专业。目前,广西有6个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截至2014年9月,广西派往东盟国家交流学习的高校学生也达到5000人左右,是全国派往东盟国家交流学生人数最多的省区。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于2011年开设了印尼语专业,桂林旅游学院也开设了应用泰语专业。桂林每年学习小语种的高校毕业生上百人,就业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目前印尼语专业已经有一届毕业生了,很多毕业生就业后会被企业外派出国,也有一些在外贸公司工作,基本上这类人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三四个岗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黄世香告诉记者,印尼语专业的成立,就是受了东博会的直接影响。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东盟语言人才的培养到位,企业对于这类语言人才的要求,已从早期的只针对语言有单一的需求,渐渐演变到对高端人才的渴求。

 

  “现在东盟语言的初级人才数量在不断增加,市场上一些高端人才的空缺也在出现。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对小语种的学生也有了专业性的要求。”黄世香说,针对这些变化,高校也在改进培养人才计划。“比如印尼语专业的学生,都会有1年的留学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会有到一些合资企业见习的机会。”黄世香表示,学校将来会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加比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可操作性、实训的课程,也会增加和企业对接的模拟实训。“语言与技能的结合,会成为东盟人才新的培养方向。”

 

       原文报道链接: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wb/html/2015-10/19/node_30.htm


    作    者: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桂林晚报》10月19日第9版报道截图

《桂林晚报》10月19日第9版报道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