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评工作已结束,全国共有1500件作品参加复评,其中743件入围终审决赛,457件拟授三等奖,300件拟淘汰。广西共有5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17件作品被拟授三等奖。其中,我校选送的6件作品当中,3件入围现场终审决赛,2件作品被拟授全国三等奖。本次“挑战杯”国赛我校入围终审决赛作品数为全区之最,与此同时,以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的我校在众多的理、工科高校中“杀出重围”,全区唯一1件入围终审的自然科学类作品亦花落我校,是我校参赛多年以来取得的两个历史性突破。
我校入围终审决赛的三件作品分别来自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岩溶石漠化地区脱贫致富调查研究——以广西“东巴凤”红色革命老区为例》(指导老师:李闰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平衡视域中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及其模式构建》(指导老师:吴晓山、何广寿)、化学与药学学院的自然科学类作品《新型异喹啉-Zn(II)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指导老师:黄克斌、姚迪、文长春)。我校获拟授三等奖的两份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均来自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分别是《距“美丽中国“还有多远?——西部地区广西乡镇环境治理典型经验调查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基于对广西农村文化设施的调研》。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我校历年来都高度重视“挑战杯”作品的培育。通过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独秀大讲坛、校园学术科技节等激发在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兴趣,助推选题立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项目培育资金,搭建导师平台。通过校院两级“创新杯”赛事体制,邀请校内外专家,以看公开展示、听公开答辩等进行多审评阅,精选优秀作品参加区级、国家级比赛。我校在本届“挑战杯”复审中获得重大突破,与我校师生长期以来的精心准备,积极参与,虚心好学密不可分。
根据竞赛章程规定,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将于11月份在广东工业大学参加终审决赛,我校将邀请校内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深化指导,帮助参赛选手提高答辩技巧及水平,争取在本届“挑战杯”终审决赛中再夺佳绩。
作 者:校团委
发布单位:校团委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