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2015年联合国知识培训班侧记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大学生通讯社 韦丽 叶秋香 日期:2015-06-03 点击:1482

    为开阔视野,激发学习潜能,锻炼领袖才能,培养精英学生。日前,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赞助,我校承办的2015年联合国知识培训班在我校育才校区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85所高校的218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5月30日, 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我校育才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举行,宣告着为期三天的联合国知识培训班落下帷幕。我校党委副书记唐仁郭、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兼总干事刘志贤、中国联合国协会资深项目官员潘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芮婉洁女士、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项目官员杰西卡·贝尔、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项目官员詹妮·贝德福德女士出席本次闭幕仪式。闭幕仪式由我校团委负责人主持。


    本次培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邀请了外交领域和国际事务的行家里手担任授课教师,将从国际关系、外交能力以及联合国等相关知识对218名学员进行全面培训。三天的培训,教师和学员会有何感想与收获呢?


    模联相聚,志同道合


    28日,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85所高校的218位学生首次齐聚桂林,参加这次期待已久的联合国知识培训班。他们虽来自不同地区,但却都因身为模联人而倍感亲切。这次培训是一场盛大的交流学习盛宴,在这里,各大高校模联人齐聚一堂,广交朋友,拓宽交流,开阔视野,思想碰撞。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联合国知识培训班,但在学校模联社团里也接触了一些类似这样的议题,所以培训的时候感觉很轻松,和其他同学谈论也很愉快。”来自山西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说道。


    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大二的学生李雪丽谈起此次活动时说,“参加这次培训班,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学校的模联负责人,我也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很开心。”她通过这次机会认识到各个学校的模联人,拓宽了学习交流的渠道。


    华侨大学大一的学生何凌轲说出了他参加本次培训的原因,他说,“作为一个模联人,对模联充满了兴趣和热爱。希望能结识更多的朋友,多交流分享,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交学汤雪霏作为学校模联协会的会长,她说,按照惯例,每一年都是会长代表模联参加联合国培训会,她这次有幸参加,希望通过这次联合国培训会的学习以及院校间模联的经验分享,回去和会员们传达学习心得,促进学校模联的发展。


    抓住契机,提升自我


    “联合国模拟大会这种类型的培训,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主题,比如说国际恐怖主义、贫穷问题、后千年发展等。这是我们平常比较缺乏的知识。”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大二的学生胡望泽说道,“我们平时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很系统,是比较零散的。而在这个培训中,有很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这是吸引我来参加这个培训班的原因”。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李德宝曾多次参加英文演讲辩论的比赛,英文演讲辩论经常会涉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让他对此次培训十分感兴趣,“联合国模拟大会培训可以让我了解到国际的问题、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让人能够更加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全方位的提升人的素质”。他认为,这个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辩证思维,而且对他自己无论是辩论还是更加客观的看待问题都有一定帮助。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利用此次模拟联合国培训的契机,深入了解国情世情,培养全球视野,提高了自身素养。


    相互交流,增长才干


    培训这三天,授课教师也对青年学生寄予了希望,希望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成长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人才。


    “中国的学生想要更了解与联合国有关的知识,可以通过上网学习有关知识、参加一些活动与讲座等。如果想要更深入的接触联合国,大家可以抓住机会到联合国进行实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芮婉洁女士给学生提出学习有关知识的方式。


    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项目官员詹妮·贝尔福德则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了解更多联合国、国际知识,并希望大家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与专家讨论交流、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了解更多的人权知识。


    此外,安徽师范大学作为上次联合国培训班的承办方,该校国际法教师李路根也给出了宝贵意见。他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相关社团组织的交流,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教师代表,各个院校的社团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分享模联活动经验,才能促进模联的发展。


    作    者:大学生通讯社 韦丽 叶秋香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