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广西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林超俊、作曲家黄有异作客独秀大讲坛(图文)



来源:音乐学院 作者:音乐学院 钟婉莹 日期:2015-05-13 点击:3614

  5月12日,由我校校团委主办,音乐学院承办的独秀大讲坛之“音乐教育中的母语音乐文化研究”专题讲座在音乐学院合唱教室顺利举行,广西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林超俊,广西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作者黄有异,为师生们带来了一次母语音乐的文化洗礼。

  讲座中,黄有异从《小二郎》曲调的创作过程讲起,从衬词运用、音韵处理、旋律音调把握等方面,结合充满浓郁壮族风情的歌曲《梦里壮乡》及有百年传承历史的《永福彩调》等经典视频资料,充分论证了“音乐是有母语的”的观点,音乐源于民间,与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密切相关,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谱曲只有把握了这个规律,才有可能创作出接地气且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

  林超俊从歌词写作入手,从“如何赏析歌词”及“如何在舞台上演绎歌曲”两方面发表了见解。他认为,作词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将语言浓缩提炼并充分地展现美感,因此歌词可以充分借助比喻、用典、借代、念白等修辞方式或中国传统戏剧演绎手法,含蓄地展现出歌曲的意境美。此外,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独创性和地域性的适当融入,又能凸显歌词的创作特色。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他现场播放了三段不同年代的流行歌曲视频进行赏析点评,分析经久不衰的歌曲中呈现出的故事性及抒情性。他借助广西经典客家民歌《藤缠树》的全新演绎来表达: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采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只有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艺术生命才能长久。

  黄有异和林超俊深厚的理论功底、中肯的阐述语言及发人深思的学术观点让师生拍手称赞。他们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民族民间艺术创作土壤的经历娓娓道来,展现了高深的艺术造诣,让人肃然起敬。

  讲座结束后,一位壮族同学激动地说:“刚才,黄老师放的音乐电视《梦里壮乡》就是在我的家乡德保县取景的。之前我从来没觉得家乡那么美,家乡的民歌那么亲切,今天的讲座让我对家乡、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两位老师的创作理念我十分认同,我也希望今后像黄老师和林老师一样,能为传播家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    者:音乐学院 钟婉莹
    发布单位:音乐学院

林超俊在讲座中

林超俊在讲座中

,

黄有异在讲座中

黄有异在讲座中

,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