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广西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三人行(图文)



来源:校团委 作者:共青团独秀新媒体中心 黄汉梅 蔡小芸 日期:2015-04-27 点击:1672

                  ——“粉笔头”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授知识传温暖

 

     一年的支教时间,我们可以带来什么,做些什么,改变什么?——吴杰(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成为广西第2所获准设立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经过层层筛选以及相关培训,我校吴杰,肖宝莹,冷冰三位同学组成了富川瑶族自治县支教团中人数最少的“粉笔头”支教团。2014年9月,学期伊始,“粉笔头”支教团来到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初级中学,立志于“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粉笔头,以黑板为支点,用渺小的体积做着伟大的事。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价值原则,而我们,就要在其中扮演助人者的角色。”支教团团长吴杰如是说,“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尽管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认知观念仍然亟待改善和转变。”“本科所学的专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被边缘化的群体,曾经在做心理辅导活动志愿者期间,那种被人需要的深刻体会比获得成功的感觉更让我感到快乐。”对贫困山区的孩子而言,吴杰给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许多学生给吴杰留言,表达了对支教老师的感谢和期望他们在支教期满后留校任教的心愿。


    大学四年综合成绩年级第一的肖宝莹可谓是真正的“学霸级”人物。本科期间曾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学习信念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大四时赴百色凌云高中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支教,所教班级的月考和段考成绩均为同类班级第一。肖宝莹介绍说,因为从小就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之一,因此选择师范院校就读,也因为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感觉,所以支教对自己而言更是一种追求和挑战,而她本人,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教授七年级语文的冷冰本科期间曾经到柳州三江支教,山区孩子渴望知识的热忱曾深深地感动了她,她提到,在离开支教小学一年后再次进行的“一对一”活动,孩子们还能将去年所学的歌舞完全表演出来,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震撼了自己,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这次支教的决心。


    无论外界对支教团及其成员有多少种揣测和定义,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被人需要的满足感往往是支撑他们坚持走下去的理由之一。同样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出发点和目的,但过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支教团成员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他们的支教目的。


    方法总比困难多


    “尽管已经有过两次在小学短期支教的经历,但是支教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预想的差距还是让自己的热情仿佛被泼了一盘冷水”,冷冰感慨到,“预想里学生坐在破旧的教室里,用清澈和渴求知识的眼神盼望着老师的到来,然而在当下环境里,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叛逆心理和不良行为让自己的教学计划举步维艰。”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学生产生的社会行为偏差的影响和学生的叛逆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支教规划。”吴杰说道,“刚来的时候,晚上宿舍楼大门关闭之后会有学生利用绳索攀爬出校外通宵上网。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而却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百般忤逆父母,为了逃离学校和家庭的管束经常逃学。早恋、心理敏感脆弱、打群架……,一下子面对这么多问题让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在百色凌云高中和桂林中学实习时,知识储备的不足是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支教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以及对学生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充足全面的预设。然而来到这里才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以及在小学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才是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肖宝莹对此无奈地说道。


    “虽然初来乍到之时满腔的热忱受到打击,但责任心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让我们迅速调整了心态和策略。”支教团成员纷纷表示。


    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兴趣,在支教期间,支教团成员经常通过家访、交谈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成长背景;肖宝莹时常聆听TFboys等乐队的歌曲并与学生分享;吴杰在学生生病期间为他们垫付医药费,运用同理心和同辈群体等专业知识和技巧,以朋友的身份来处理学生的各类问题。


    在教学上,支教团成员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吴杰的政治课堂严肃而又睿智,如在讲解“和睦的大家庭”相关章节时,除了从历史的角度讲解外,还拓展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会议及其常识,学生生活中的富川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等,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此外,他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其中,用激励教育来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冷冰则利用自己的开朗性格感染学生,朗读课文时的美妙嗓音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享受到了“悦读”的乐趣;制定课堂规则,实行合理的奖惩机制,注重引导性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肖宝莹的数学课堂严谨而又不失趣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支教团成员还积极参与和负责学校的文体艺术节、文艺晚会、征文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传承乐群精神。

   

    成长,一路前行


    “用好一年时间,培养一批学生,成长一名教师”是“粉笔头”支教团的支教目标,而在这未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已是前行伴随着成长。


    “从当初的想当然到更加的务实,思考问题也更理智全面,学会了在不同环境中提升自己。”在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时,支教团以“赏识性教育”作为教育出发点,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与肯定。


    谈及自己的改变,吴杰说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不会再那么简单地埋怨,而是会常常想自己可以为之做些什么,在基层的实践锻炼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带着希望与理想并为之奋斗的行动者。冷冰则认为自己在支教中变得更有恒心,在与学生做朋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改变,从性格方面而言,就是自己可以更快地融入一个新的环境,思考问题更为全面和深入,把课堂的焦点聚集在把课上好而不是把课上完。”肖宝莹如此谈及自己的改变。

   

    公益,呼吁你我


    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人文关怀的需要往往比物质需求更为迫切。“粉笔头”以麦岭镇初级中学为支点,开展了一系列公益项目和活动。


    2014年,“粉笔头”支教团设计了“‘小巧匠’留守儿童手工坊”项目,设置了手工剪纸、手工编织、拼图玩具、植物种植等乐学区域和项目,并于12月赴广州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支教团报送的“小巧匠”项目是广西唯一入围全国终评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荣获全国银奖及团中央10000元的项目资助,同时还入围2014团中央“真维斯”接力计划,是广西唯一获20000元资助的研究生支教团。此外,支教团还在腾爱自助捐赠平台建立了麦岭镇初级中学和山塘村希望小学2所网上腾爱学校,为贫困山区的学生募捐书本和文具。

   

    公益并行,但孩子们的生活仍需更多人的关注。麦岭镇中学超过90%的学生为寄宿生,每张床上必须挤两个学生才能满足住宿需求;麦岭镇地处山区,蚊虫较多,但学生们却缺少蚊帐等生活必需品;山塘村希望小学所在地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校内缺少教学设施和体育器材……

 

    公益,呼吁你我。关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关注身边的公益项目,对于募捐不再漠不关心,对待支教教师不再只以仰慕之心代替实际行动。如果你身边有正在进行的公益项目,不妨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其中,感受公益的力量,亦在其中发挥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绩效工程,然而支教给有需要的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优秀的支教老师可以传播积极的信念,给予学生求学向上的希望。“粉笔头”支教团作为广西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摸索中一路前行,在支教中践行着“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亦在用行动诠释着支教初衷。


    作    者:共青团独秀新媒体中心 黄汉梅 蔡小芸
    发布单位:校团委

吴杰讲授政治课(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摄)

吴杰讲授政治课(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摄)

,

肖宝莹为学生辅导作业

肖宝莹为学生辅导作业

,

冷冰进行课堂授课

冷冰进行课堂授课

,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