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倾力塑造师资英才 创新引领八桂教育(图文)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教育科学学院 马玮岐 邱国庆 日期:2015-04-21 点击:1413

    4月16日至17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委托,广西师范大学组织实施,我校教育科学学院为专业支撑单位的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简称“双名”)培养工程总结会在我校举行,近200名名师、名校长学员回校参加总结会,全区14个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市教科所所长应邀出席了总结会。


    为期两天的总结会通过“文化立校之道与教育家办学之行”主题论坛、参观“双名”培养工程成果展、学员个人成长报告、“双名”培养工程总结鉴定等议程展开。


校长治校有新招

    16日上午举行“文化立校之道与教育家办学之行”主题论坛,10位名校长学员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三年来的学习、实践各自汇报了收获和心得,深情地表达对该工程的感谢,并满怀憧憬的发出了对未来教育的新希冀。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马劲校长阐释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出学校文化构建的整体思考,校园文化构建的途径。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师轶指出,解决教育功利性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不断追求“教育的超越”——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寻求超越,在办学模式和途径上寻求超越,在特色创新上寻求超越,在创新办学机制上寻求超越。


    钦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刘世伟则认为校长要选择抛弃狭隘的“我的学校我做主”思维,要怀有“我们的教育我们担当”的教育情怀,在关键的转型期中选择“您的瓦尔登湖”,保持作为校长内心的宁静与激情。


    随后,名校长和名师学员与主题发言学员进行互动。


专家点评有亮点


    本次总结会邀请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范先佐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鉴教授,为论坛作了精彩点评。


    王鉴教授对10位名校长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学校之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作为一名校长,如何领会这样的一个学校之道、教育之道以更好的办学?名校长应虚功实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学校归属感,克服学校功利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师生共同学习,加大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变革的力度;校园文化要上升到理念层面、精神层面。”


    范先佐教授从教育需要反思的角度,总结教育问题的五点症结所在,即“德”育工作的本末倒置、教育僵化、实干者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扭曲和不公、中国式家长对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等问题。


    张诗亚教授在点评中说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科技文化进行融合和运用,目的是为了求得自身独特的文化,学校特色就是把自己学校学生的发展特色总结出来,这才是教育文化特色的根本所在。”


成长路上有收获

    16日下午,学员们集体参观“双名”工程的理念介绍与实践成果和学员个人成长档案、学员优秀博文集、学员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剪影、学员集中研修总结选编、专家嵌入式主题报告、在岗研修简报、手册展览;“双名”工程的比较学习历程展览;教师集中研修历程展览和校长集中研修历程展览四部分;这些都是学员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最后集结成册。


    随后“双名’工程总结鉴定会在田楼804会议室召开,特约专家、14个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等领导参加了鉴定会。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坚持“追求教师和校长文化自觉”的先进培养理念,在短短的三年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广西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富有教育思想、善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当地教育改革的名师和名校长,在全区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7日上午,首先举行学员个人成长报告。广西教育厅副厅长黄雄彪、师范处处长李勇齐、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枏到场聆听了学员成长报告,报告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钟瑞添主持。


    来自贺州市八步幼儿园教师聂毅报告说到:“三年来的系统学习,让自己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重新点燃自身的教育激情,通过心灵阅读学会在工作中且行且思,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身负的重要责任,也收获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师魂”。


    防城港市第一中学的陈振友认为:“走进名师培养工程,历练自己,追求更高的卓越,通过多层次交流学习,始终追求让自己成为智慧的教师,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自己的为人。”


总结回顾有指导


    教育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孙杰远教授做工程总结报告时说:“本工程严格遴选‘双名’工程培养对象,确立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躬身实践理想,引发社会效应,形成了一个极具智力支持和宣传辐射效应的专家库,既为学员带来了独特智慧分享,同时成为广西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智库。广西师大人将在教育厅直接领导下与中小学教师一起扎根基础,奋力改革,为提升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水平而奋斗。”


    张诗亚教授代表鉴定组专家总结发言时说,“‘双名’工程历时三年,是广西区教育的一次飞跃,是广西教育起飞的‘黄埔军校’。各位老师通过学习都成长了,并在汇报中发出希望的呼喊。春天来了,教师们的呼喊,就是应春而动的生机,只要有生机就有希望。也许教育还有不足,老师还有不足,但是只要坚持,只要有真诚、执着、恒定的努力,那么教育的发展就会有前程。”


    广西教育厅副厅长黄雄彪表示,“学员们三年当中勤奋坚守,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深受感动;三年的学习交流,学员们有了新的理念、感悟、行动、蜕变,深感欣慰;学员们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军人,需要继续坚守、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将积极提供平台,做好保障,深感责任重大。”他还说到:“三年的系统工程,自治区提供了保障,做好了服务;广西师范大学付出了辛苦,作出了贡献。学员提高了自己,引领了改革。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学员们要敢于担当,继续提升自我。”


    校党委书记王枬最后致辞时说:“回顾‘双名’工程激动并骄傲着、欣慰并思考着、兴奋并展望着。并为学员们提出了希望,一是希望学员们要做有自己思想的教师,成为教育家的领军人物;二是希望办有特色的学校,基于文化立校的理念,找到自己的特色;三是希望建设有温度的教育,关乎人的生命成长,关乎学生的内心世界。”


    据悉,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于2011年正式启动,200名学员从广西四十多万中小学教师队伍和五万多中小学校长队伍遴选产生,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分布广西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学员代表性突出,整体先进性强。工程以首席专家负责制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引领,把对象化课程统摄培训全过程,坚持学习型文化组织构建,运用差异性和整体性结合的推进模式,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短短的三年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广西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富有教育思想、善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当地教育改革的名师和名校长,在全区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作    者:教育科学学院 马玮岐 邱国庆
    发布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总结会现场

总结会现场

,

教育厅黄雄彪副厅长总结讲话

教育厅黄雄彪副厅长总结讲话

,

校党委书记王枬作总结讲话

校党委书记王枬作总结讲话

,

<img src="/_upload/article/images/be/b2/d92e721540378d65656633972bd8/5c783737-a582-4b2e-8884-dc3043df73f7.jpg" width="600" height="336" alt="副校长钟瑞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