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科中心举办学术沙龙探讨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保护应用与安全(图文)
来源:广西文科研究中心 作者:广西文科中心“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 日期:2015-03-19 点击:876
3月16日晚,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承办的第82期“人文强桂”系列学术沙龙在我校育才校区广西文科中心会议室成功举行。“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和我校文科学院的相关专家以及我校热衷于民族音乐舞蹈的研究生、本科生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我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区域文化研究有较深造诣的文学院胡大雷教授、岑学贵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廖国一教授、刘道超教授也受邀参加了沙龙。沙龙由团队负责人何政荣教授主持。
沙龙以“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保护、应用与安全”为主题,就广西民族音乐舞蹈数据库建设目标与举措、 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广西边境地区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安全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何政荣教授首先介绍了团队建设情况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三年来,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通过对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五个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形式的深入采风调查,取得了包括音像数据、出版论著、获得科研立项等一系列成果。采风获得的宝贵素材还被团队成员运用到多个舞蹈节目的编创中,作品在国家各类高级别的舞蹈赛事中均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将民族音乐舞蹈音像数据单向输入应用的目的。此外,团队还以2014年“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为载体,灵活实现了音乐舞蹈资源的双向流动。在谈到团队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时,何政荣教授认为,成员缺乏稳定性、高水平成果少、高端项目立项少、构建人才高地难四个方面是阻碍团队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保护、应用与安全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认为,加强数据库建设、加深数据研究、强化协同合作、凸显特色优势,是深化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保护、应用与安全研究必须重点突破的关键性环节。
本次沙龙对于进一步打造我校在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保护、应用与安全方面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我校学者深入开展广西民族音乐舞蹈资源及相关领域方面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广西文科中心“广西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
发布单位:广西文科研究中心
专家发言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