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拒绝手机“入侵”课堂——记我校“无手机课堂”活动(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大学生通讯社 赵茜 叶秋香 陈宇粞 日期:2014-12-02 点击:1887

    上课铃还没响,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同学就陆续来到教室,把手机依次放进了讲台一旁的“手机收纳袋”中,这是他们每节课做的第一件事。之后同学们才走到座位,打开课本,等待老师的到来。


    这是我校开展的“无手机课堂”活动。无独有偶,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19所院校也都发起了“亲近课堂善用手机”活动,联合承诺推行“无手机课堂”。此行动引起我校师生热议,手机“入侵”课堂应该如何应对?记者近日展开了调查和采访。

    学生配合度高,效果良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老师在讲课,而学生在看手机。”这句看似搞笑的段子,却道出了老师对课堂玩手机学生的无奈。一份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玩过手机,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10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无手机课堂”的及时出现能否改变这种状况呢?


    “手机收纳袋是用院旗制作而成的,袋子上有学号,上课之前按照学号把自己的手机放进去,才开始上课。”来自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新生但思源这样描述“无手机课堂”,这对于刚上大学的他还很新鲜。


    而化学与药学学院的师生们却早已熟悉并习惯了“手机收纳袋”的存在,为摆脱同学们的“三低”状态(低头看手机、低头走路、低头听歌),学院从2013年10月开始在大一至大四的20多个班里推广这个活动。与化学与药药学院的全院参与不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只在部分专业实行“无手机课堂”活动。


    “这样的课堂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因为只有优质的课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来自化学与药学学院的许燕红老师表示,没有手机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比之前集中。其他老师们也认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更好了。


    “虽然一开始不能适应上课不玩手机,但是时间久了,觉得上课没有手机的影响,学习有很大的促进。”化学与药用学院的王艺燕同学对“无手机课堂”点赞,“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离不开手机,这个活动很好。”


    据记者采访了解,在把“无手机课堂”作为班级的团日活动、主题班会,邀请师兄师姐进行宣传等特色形式中,同学们更好地参与了“无手机课堂”活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无手机课堂’的开展能更好地推动学风建设。”即使未参与过“无手机课堂”活动,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谭同学也很支持这一活动,“现在大家上课都太习惯玩手机了,即使自己不想玩,但周围同学在玩,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把手机放好,我想会让我们找到学习的感觉吧。”

    有人点赞有人拍砖,建议改善推行



    “无手机课堂”的推行,师生们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人点赞有人拍砖。


    “已经21世纪了,手机电脑都是离不开的。每天都是依赖手机与外界进行联系,突然要上交,难以接受。”“手机控”黄同学如是说,他并不赞同这个活动。有同学认为手机上交完全是自由绑架,“学习靠的是自觉性,不想学习的交了手机还是不想学,想学习的不交也会认真上课。”也有同学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有些课程过于枯燥,没办法吸引学生,玩手机只是无奈之举。


    “无手机课堂”的推行虽让课堂学风有好转,但相关负责人却表示导致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值得深究。据了解,大学生自制力薄弱、教师讲课过于枯燥、对手机的依赖性是同学反对“无手机课堂”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像高中生那样耳提面命的。大学应该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做人,而不是让学生如何做人。”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罗荔龄老师觉得“无手机课堂”没有必要,“大学需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强制实行,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没有一点提高,也可能引起同学们的逆反心理。我们更需要素质教育,从旁引导。”


    “无手机课堂”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来自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郭建华同学更主张合理利用手机,例如可以用手机来拍课件和查英语。“老师可以再提高素质能力,上课更加幽默风趣,手机应该就可以安静待在一边了。”


    “其实无手机课堂经常会执行不到位,也还有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化药学院的叶爱慧同学认为,手机签到制度应该有更完善的规则,“比如,要有没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等情况的对策,更好的制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学院的汤谷云老师则认为,“无手机课堂”升华成一种自觉意识来影响学生,远胜于形式上的“无手机课堂”,他提议,“作为老师应该多注意学生的状态,在课上可以多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一些暂停,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做题,或是稍作休息,让同学们的思路跟着课堂走。”


    采用屏蔽仪屏蔽手机信号、专业课才上交手机等各种方法也被不少师生提出,但更多的师生认为,“无手机课堂”需要高校从学校整体层面推动,由师生共同自觉自律打造。



    作    者:大学生通讯社 赵茜 叶秋香 陈宇粞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无手机课堂”活动所使用的手机签到袋

“无手机课堂”活动所使用的手机签到袋

,

计信学院计本一班无手机课堂活动宣传海报

计信学院计本一班无手机课堂活动宣传海报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