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深度报道

正文字体:

【献礼教师节• 校友系列报道】罗伏龙:高龄未坠青云志,驽马识途自奋蹄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友总会秘书处 作者:策划:宣传部 执笔:大学生通讯社 卢威名 日期:2014-09-12 点击:2235

  编者按:1985,我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2014,国家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也是中国第30个教师节。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与奉献,师大在引领和服务广西教师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接轨地方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培养质量”这是广西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八十余载春秋,师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扎根西部,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教育第一线辛勤付出,默默地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教育奉献着青春和力量。为此,今年暑假,我校大学生通讯社特派出16名记者深入崇左、百色、北海、河池、梧州、贺州等6个地市,采访了数十位长期服务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等教育事业的师大优秀校友,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与全校师生们共享他们的教育青春。



  在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每日人们都会看到一个手拿蒲扇的老人,或走或停于校园碑林阁宇。每有师生给他敬礼问候,他都会用温暖的微笑回应。他,就是罗伏龙,196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原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校长。


  罗伏龙是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散文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早年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广西职教教坛明星”等称号。1995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河池地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等荣誉,还曾赴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地区,进行教育考察和学术交流。2010年荣获“八桂名师”称号。


  “巍巍群山,郁郁松林,簇拥着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各族儿女在这里茁壮成长,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这是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巴师”)的校歌,歌词的作者是罗伏龙。这首歌回荡在麒麟山下,书写着巴师的辉煌,也描述着罗伏龙三尺讲台上的曾经。



  学高为师,恭俭庄敬


  1942年8月,罗伏龙出生于凤山县林峒乡一个壮族家庭,自小聪慧有礼,成绩优异。1962年高考,东巴凤三县只有两位同学考上大学,罗伏龙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阶级斗争非常厉害,行政工作斗争很多,容易得罪人。我和你妈妈希望你当个老师,平平淡淡就好。”这是罗伏龙父亲对他说的话。本来罗伏龙的志愿有两个,一个是武汉大学的图书馆系,另一个是广西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填志愿的那天,一个南宁的老师递给他一份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刊,跟他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不妨去看看。”老师的推荐和家里人的期望,让罗伏龙隐隐觉得自己和广西师范大学深有缘分,他又非常向往桂林,于是就选择了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大学生活如期而至,罗伏龙很是高兴,那时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很多的年轻老师,同时这些老师又是知名作家,比如林焕平、秦似、王效清等。当时系里有份用粉笔抄在黑板上的板报,名为《东风报》,秦似老师的文章每期都有登载,每次更新内容,罗伏龙都会去品读,很是恭敬。很多年后,罗伏龙与人分享他的经验时谈道:“我的进步是因为我崇拜我的老师,一个不崇拜老师的学生是学不到什么真东西的。语文即语言和文学,一个语文老师只会讲不会写,学生是不会佩服你的。如果你和学生没有办法沟通,那么你在学生心中就没有任何形象可言。”当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后来自己也成了一位知名作家,出版了五本散文集,作品还被编入《华夏散文精选》和中国《百年散文名家》,个人传略入编《广西当代作家传略》、《中国特级教师辞典》等辞书。
 


  宠辱偕忘,任重道远


  1966年罗伏龙大学毕业,正逢文化大革命,国家无余力来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直到1968年他才被分配离校。几经辗转之后,罗伏龙被调回凤山,在乡下当社员,再到文艺队写剧本,后来又去乡下任教……但无论什么工作,罗伏龙都能做到有条不紊,成绩斐然。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1979年,教育组把罗伏龙调到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任教,即回到了当初的高考之地——巴马。巴马是一个瑶族自治县,在巴师读书的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1984年,罗伏龙升任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副校长。“听到领导宣布那个消息时,我吓了一跳。之前我连个语文组副组长都不是啊”他开玩笑地说,“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了副校长。”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巴师环境简陋至极,很多教师借口纷纷调离,另谋出路。罗伏龙的一些好友也极力劝他离开,并帮忙找了好单位,他一一婉拒了。地委领导也打算让他去报社工作,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让他留在巴师,并很认真地对他说:“这个学校是我们老前辈好不容易办好的一个中等教育学校,我希望你留下来,把它接着办下去。你的能力并不比前任校长差,我期待巴师在你手中腾飞。”因为这句话,罗伏龙坚定了留下来干一番事业的念头。1987年,上级领导又任命罗伏龙为校长,他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当好这个校长!”


  升任校长以后,罗伏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制订了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设计了校园建设的总体方案。为了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困难,他不顾病躯虚弱,亲自带领学校几位领导跑遍了全区十一个县,争取获得资助,最后筹得40多万善款,学校出现了转机,从此走向了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之路。


  针对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起点低的实际,他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在低起点上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严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性原则,并依此拟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的“十大纲要”,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了。



  桃李情结,有教无类


  巴师校园亭台掩映,翠木青峰,令人惊叹。整个巴师背倚着麒麟山,几条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往山上,高木遮天,蝉噪鸟鸣,别是一番景象。“麒麟山”是罗伏龙命名的,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一不倾注着罗伏龙的心血。在麒麟山的山麓,有几面绵延数百米的碑林,罗伏龙亲笔为碑林题名“桂岭碑林”,笔法遒炼神飞。碑林规模宏大,创意独到,上面镌刻着巴师师生们的经典诗词,品游其中,如闻墨香,让人流连不已。


  1984年12月,罗伏龙因重病住院,医生和护士们多次劝他好好休息,但习惯“爬格子”的他,床头依然放着一沓稿纸,以及学生们刚完成的作文。每当病痛发作,甚至要昏厥时,只要有人在他耳边谈起学生的作文,他的眼睛就会慢慢亮起来,痉挛的双手变得舒缓,脸上的痛苦也逐渐消失……人们不住赞叹:“这就是罗伏龙!”那时候一位心理学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罗伏龙式的‘桃李情结’”,他的“情结”也被传为一段佳话,但当人们每每谈起这件事时,罗伏龙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任何表示。

  
  重新站回讲台,罗伏龙虽然面容苍白,但却挂满了幸福。随后,他创建了“桃李园”文学社和“麒麟”诗社,耐心地辅导学生们写作,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苗。学生的作文在全国比赛中屡屡获奖,他很高兴,但他却完全将功劳归于学生,他赞美学生道:“正是你们的努力成就了自己啊。”从“桃李园”走出去的十几位作家中,有一位名叫蓝振林,现在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文联主席,他仍旧和罗伏龙老师保持着紧密联系。现在,“麒麟”诗社已经成为巴马的一张文化名片,罗伏龙打算召回从“桃李园”出去的那十几个作家,打造一个更有影响力的“麒麟”作家群。
 


  文以载道,化成天下


  对学生和教学的高度负责,让罗伏龙在巴师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而罗伏龙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的这个观点过于狭隘,不是大教育观。“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应该仅仅面向少数民族地区,而应该是面向世界,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有大胸襟、大情怀的人才。”他还尖锐地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并不是少数民族的落后,而是国家的落后,是领导层的落后。不是因为落后了才教育,而是应该平等地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权利,领导层应该创造条件让适龄的学生接受正规的教育。


  2013年的教师节,有一个籍贯广西大化的学生来看望罗伏龙,她是艺术特长生。罗伏龙回忆说,那个学生的文化分非常低,家里也比较困难,他就让她到自己的班里学习文化课知识,并对其制定了学习计划,鼓励她相信自己。后来,这位同学走出学习的低谷,成绩蒸蒸日上,随之而来的是,其作品在全国的比赛中荣获不俗的奖项。如今虽已毕业多年,但她仍不能忘记罗伏龙对她的悉心指教。罗伏龙经常对全体老师们强调说:“我们教不好学生,不要怪他,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人文思想,而这种人文思想本身比知识更重要。”


  罗伏龙酷爱阅读和写作,他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和散文数百篇,并出版了个人专著,多次获得科学研究奖,他说自己的科研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即便退出教育一线,他仍是关注于当今教育,关注大山里孩子们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不只是针对学生本身,更是面对学生的家长。罗伏龙表示,文明开化就好比春天,不能“一枝独秀”,应该是“百花齐放”。



  “七十古稀今不稀,雄心无减少年时。千秋大业逢昌世,万里长征着战衣。忆昔多情怀旧侣,思今舒卷赋新诗。高龄未坠青云志,驽马识途自奋蹄。”这是罗伏龙在自己七十岁生日那天为自己题的诗《七十生日感赋》,七十二高龄的他仍旧活跃于全国范围内的文坛。人到七十古来稀,一辈子的辛劳耕耘,如今都已开花结果,本该是到了人生尽情安享的时段,罗伏龙却又一次整装待发,“高龄未坠青云志,驽马识途自奋蹄。”对罗伏龙来说,信仰和追求是与年龄无关的。


  如今,罗伏龙已然成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的一个传奇,人们每谈到他时都会恭敬地竖起大拇指。他仍住在他持劳了一辈子的巴师。麒麟山的晨曦斜阳依然安详静好,和他所立的碑林一样,罗伏龙站成了一座丰碑,不断激励后人前进。
 


    作    者:策划:宣传部 执笔:大学生通讯社 卢威名
    发布单位: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友总会秘书处

罗伏龙老师与大学生通讯社记者的合影

罗伏龙老师与大学生通讯社记者的合影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