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科学•人文•艺术系列讲座】中科院张泽院士主讲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课程中心 许阳 陈春禧 日期:2014-05-09 点击:1138


       5月7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暨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科学•人文•艺术”系列报告会在育才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技术集成——浅谈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的报告。校党委书记王枬、我校师生以及广西部分高校和高中学校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由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项目专家组组长、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罗星凯教授主持,他在开场时指出:在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进入扩大规模、深入实施,急需高端学术引领和专业支持之际,我们决定举办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创新高峰论坛,邀请多年关注科学技术教育的张泽院士就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关系做主旨报告,并邀请王枬教授作为教育专家进行点评。


       报告开始前,广西贵港江南中学姜耀宇校长、梧州二中毛国坚校长、柳州九中黎建宁校长分别介绍了所在学校以《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创新实施为平台打造学校科学技术教育特色、建设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理念和创新实践。


       张泽院士的报告一开始,就用“感动”这个词,表达了对几位校长所介绍的创新实践的高度评价。他以有关科学、技术和工程关系的五个问题,引入报告主题。他介绍了科学家Albert Fert和彼得•贝格尔从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到自旋阀发明,再到硬盘磁头应用的科技创新,这种三位一体的创新历程。并通过这两个科学家将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完美结合引出,科学发现回答的是“为什么?”,技术发明回答的是“怎么做?”,而工程回答的是“做什么?”。


        谈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时,他举“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这20世纪三大发现为例,说明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之间的相互交融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异又相互紧密联系。接着他随手拈来刚刚听到的柳州九中在《通用技术》课程创新实施中的“纸桥”系列教学设计,指出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小小的工程,要用到科学知识解决怎样做使桥更坚固等问题,而学生们做出来的桥各不一样,富有创意,技术的作用自然显现。学生有这样的实践学习机会,科学技术素养自然得到提升。


       最后张泽院士还简要介绍了自己团队做的最新工作,并强调要想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定要弄清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深深思考。


       报告尾声,张泽院士给出了开场五个问题的结论:科学技术不能直接形成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完美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科技”的真正内涵应为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技术与工程有差异又相互依存;基础教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教育专家点评环节,王枬教授首先称赞张泽院士的报告对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做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并代表学校和全体与会师生表示感谢。王枬教授还特别分享了她对三位校长的创新实验汇报的感想,称赞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创新实施体现了对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罗星凯教授最后对两位科学家和教育专家的支持表达了谢意,对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创新实验的前景表达了特别的期待。

 


    作    者:课程中心 许阳 陈春禧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报告会会场

报告会会场

,

张泽院士做主题报告(宣传部 杨凯 大学生通讯社 张鹭 摄)

张泽院士做主题报告(宣传部 杨凯 大学生通讯社 张鹭 摄)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