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字编辑加工的技能,写出有“味道”的文章,3月21日晚,采薇文学社和嘤鸣记者团在雁山校区文一区308教室开展编辑培训会。我校原校报主编潘耀良老师应邀出席了此次培训会并担任主讲人,广大文学爱好者及记者团记者也一同参加了此次培训。
编辑培训会是文学院旨在提升学院广大学生写作素养与编辑能力而定期举办的一项活动,在现场一个简短的PPT回顾了历届交流培训会的风采后,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编辑培训会的主题为“如何将文章写得有动感”。潘耀良老师就“怎样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动感”,“如何让新闻报道当中的导语、报告文学中的特写、抒写等作品中的人或事物的描写充满味道”展开讲述。首先,做到“三多三少”,即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少从工作角度出发;多转折,少平铺。他借用《跑!跑!跑!——东北华北国民党官兵纷纷跑到解放区来》(194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奥巴马微笑地来了,小布什不得不走了》(桂林晚报)等新闻标题,讲述了动词的“一字出奇,妙笔生辉;有声有色,令人深思”等作用。此外,他还从写作措辞上提出“常中见新,活灵活现”、“准确描述客观事实”两个要求,引导同学们清楚认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潘老师说道:“文学不是生活,但生活一定是文学。文学作品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必须回归现实生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培训会的最后,同学们争先向潘老师提出问题。潘老师一一向同学们作答,并告诫同学们做学问、做事要认真,思想上应永远具有独立性。他还欢迎更多的同学与他一起讨论人生和文学。
(文学院 何泳锦 谢 杜 刘诗尧 林虹彤 白鞠萍 卢冠光 大学生通讯社 蒋正春)
作 者:文学院
发布单位:文学院

潘耀良老师进行精彩的讲解
,
同学们在现场合影留念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