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大退休教师闫信明志愿服务乡村义务教育(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桂林晚报记者 邱浩 通讯员 张婷婷 日期:2014-03-04 点击:2068

       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在退休后仍然不知疲倦地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共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开展百余次义教活动,她就是广西师大退休老师闫信明。年逾六旬的闫信明仍在内蒙古参加相关支教会议。



      闫信明退休已经有8年,目前在牵头实施“常青义教”公益支教服务项目,并任桂林志愿者驿站站长。自从“常青义教”项目2011年实施以来,已将阳朔县兴坪镇的朝板山中学和资源县中峰乡育才初中定为固定支教学校,在闫信明的带动下,广西师大30多名退休老师加入支教队伍,桂林各中学的优秀教师也纷纷加入,加上广西师大的优秀在校生,志愿者已发展到100余名。
 


      闫信明至今还记得在朝板山中学支教的那一幕:几张旧课桌拼成饭桌,几张小木凳子,十几名志愿者自带生活用品,拥住在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里。“虽然辛苦,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是我们的动力,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闫信明说。



      单纯的顶岗支教模式已不再适应教育的发展,“常青义教”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此外,支教的退休教师们还建立起“一对一”帮扶体系,加强教研组建设,指导教师开展科研、专题培训等工作。“我们重点在于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如何上好课,不仅‘输血’,更重‘造血’,促进学校自身教师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闫信明说,这是志愿者们最大的愿望。

 

      自从2011年10月13日项目组正式进驻阳朔县兴坪镇的朝板山中学以来,闫信明和驿站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上百次支教活动,深受贫困地区群众的欢迎。这种退休教师发挥余热,下乡造血型的支教模式在广西试点成功后即将推向全国。

 

       《桂林晚报》报道链接地址: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wb/html/2014-02/27/content_1545094.htm?div=-1

        新华网报道 链接地址: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guilin/2014-02/28/c_119554732.htm


    作    者:桂林晚报记者 邱浩 通讯员 张婷婷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2014年2月27日《桂林晚报》报道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2014年2月27日《桂林晚报》报道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