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中国妇女报》专访校党委书记王枬:以女性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类文明(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中国妇女报》记者 高峰 日期:2014-01-10 点击:1878



      临近岁末,校事繁忙,记者采访到王枬实属不易。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广西师范大学女性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枬早已将性别意识融入她的高校工作当中。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枬展现了高级知识分子特有的知性和睿智,指出女性的全面发展必将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类文明。

       记者:您的正式身份是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职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这次又新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对您意味着什么?

      王枬:我很高兴能参加中国妇女十一大,也很荣幸当选为全国妇联执委。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的肩上不仅承担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的责任,更承担着引领社会各界妇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新女性的责任。很光荣也很神圣。

      记者:广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培育教师的院校,知识女性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当今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广西师大采取了哪些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王枬:作为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师范大学,我们一直关注着女性成长与成才,也一直进行着女性的教育与研究,因为关心女生就是关心未来的母亲,关注师范生就是关注未来的教师,而这就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目前女生比例约为65%,女教职工比例约为45%,她们以自己的热情、美丽、善良、智慧,处处展现着迷人的风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针对近年来的就业压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女生素质、促进女生就业的专项活动。2007年,我校与中国妇女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旨在提高贫困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金凤计划”,并派出金凤学员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有近200名贫困女大学生经过“金凤计划”这个平台,在上海、武汉等地找到了工作,部分学生还远赴国外留学。2008年,我校推出了以激励女生修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女大学生素养》课程,受到女生们的欢迎。2010年,我们与友成基金会合作,创建了大学生公益创业孵化器“金凤巢·咖啡屋”,进行女生社会创业培训,如今,这一发源于我校的“创业咖啡”项目已由友成基金会转型为“社会企业创业学分课”并在全国70多所高校推广。我们还鼓励女大学生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积极走出校园,参与旨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小黑板计划”和支教乡村学校的“希望教师”项目。

       可以说,从最初“独善其身”提升贫困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到更多的女大学生参与到“兼善天下”的公益活动中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女大学生们的“破茧化蝶”。

      记者:中国妇女十一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巾帼建功行动”“巾帼维权行动”“巾帼关爱行动”“巾帼成才行动”,具体到高校怎样落实?

      王枬:高校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广西师范大学来说,一方面,高学历、高职称的女教师群体构成了我校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巾帼建功行动”特色。如我校具有博士、教授“双高”称谓的女性人才近50位,涉及各个学科,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特色,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双高”女性人才在四大行动中的专业作用。另一方面,师范为主、本硕博齐全的女生群体构成了我校“巾帼成才行动”的特色。今后我们将继续鼓励女大学生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并以“独秀嘉人”和“榜样女生”等活动促进女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们将继续加大女性教育与研究的力度,推动广大女生和女教职工在谋求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创造幸福生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妇女十一大召开对女性发展研究具有哪些指导意义?

       王枬:中国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的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一直依附男人而存在。“三从四德”便是对女性的禁锢。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个“从”字意味着女性是从属于男人的第二性,女性一生都围绕着三个男人转,女人的一生根本就没有自我。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从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条绳索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第三个时期是进入新世纪,强调在尊重性别差异、承认男女不同的基础上实现两性平等。十八大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党的施政纲领,这使“男女平等”不仅有了政治上的保障,而且正逐步实现事实上的平等。

    “男女平等”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意味着,倡导女性解放与性别平等,并不仅仅是为女性争取权利,而是要把人类从男女失衡的畸形扭曲状态中解救出来,重新恢复人类的完整、健康和文明。因为妇女问题关乎人类两性和谐,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妇女解放与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女性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必将带动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从而提升人类的文明。

      要尊重性别差异,消除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公正,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最好阐释。中国妇女十一大提出了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主题,即团结带领亿万妇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努力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努力实现个人的成长梦、成才梦、成功梦。我相信,在“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事业中,广大妇女必将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有尊严。


http://www.china-woman.com/rp/clt/main?fid=clt_ReaderFree
 


    作    者:《中国妇女报》记者 高峰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2014年1月10日《中国妇女报》头版刊登对校党委书记王枬的专访

2014年1月10日《中国妇女报》头版刊登对校党委书记王枬的专访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