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召开2013年度学术年会(图文)
来源: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日期:2014-01-06 点击:1795
元月3日,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召开2013年度学术年会。校长、重点实验室主任梁宏教授出席了会议,校科技处、化学与药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及课题组师生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八桂学者陈振锋教授介绍了实验室一年来的建设情况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他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实验室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2013年紧紧围绕“建设、发展、提高”的主题,加快实验室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建设,培育标志性研究成果,凝练实验室研究方向,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在承担项目方面,该年度获得国家级项目11项,研究经费826万元;省部级项目19项,研究经费709万元,其中令人欣喜的是本年度获得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1个,广西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1项,广西杰出青年基金3项,青年基金6项。本年度新增科研项目经费共1606万元,比2012年提高了32.4%。在研究成果方面,实验室在三个研究方向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5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SCI, SCI-E)论文80篇,包括SCIⅠ区论文6篇(Angew. Chem. Int. Edit. 1篇J. Am. Chem. Soc. 1篇, Biosens. Bioelectron. 2篇J. Mater. Chem. B 2篇),SCIⅡ区论文16篇,获授权专利8项;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在年会学术报告单元,16位研究人员代表本课题组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他们中有“八桂学者”、“八桂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计划”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留学归国博士后,也有在自己研究岗位上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教师,报告内容涵盖广西道地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应用研究、民族药活性成分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研究、药物载体与药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药物分析与生命过程新方法、新材料研究、新能源前沿基础研究等,报告人分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一年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展示本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大家分享了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传递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精神,报告会场座无虚席,洋溢着欢快和期待气氛。
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环节,梁宏教授与研究人员就重点实验室下一步的建设进行研讨,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以后,梁宏教授就实验室近、中期建设目标提出了要求,他说,重点实验室要在学校学科建设、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担当起重要的责任,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不能松懈,继续努力,按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使实验室尽快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并指出,要把握好西南民族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落户重点实验室之机,将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与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整合重点实验室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科研平台和人才资源,紧扣我国西南地区民族医药产业的技术需求,加强实验室在西南民族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力度,提升实验室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本次年会是重点实验室自2008年以来一年一度举办的学术活动,也是展示研究成果、促进沟通交流的学术盛会,形式俭朴,内容丰富,反响强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作 者: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发布单位: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学术报告剪影
,学术报告会场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