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文科中心研究团队深入考察百色文化产业开发情况(图文)



来源:广西文科研究中心 作者:广西文科中心“广西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团队 日期:2014-01-02 点击:1512

        2013年12月19日至23日,广西文科中心“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团队”调研组一行在蒋团标教授、贤成毅教授的带领下赴赴百色市、靖西县考察百色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先后调研考察了百色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靖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西靖西县壮锦厂、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旧州绣球村。


      百色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是中国红色文化的记载与传奇,调研组在考察中发现,百色的红色文化社会效益显著,而且经济效益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极大。调研组考察的靖西县壮锦厂,始建于1956年,其生产的民族织锦获自治区质量第一名,其产品被定为全国生产少数民族用品定点企业。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壮族织锦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旧州绣球被称为壮乡文化使者,在旧州村,从十来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是绣绣球的高手,旧州因此被称为“绣球一条街”。 旧州绣球开发为旅游纪念品,目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壮锦还是绣球,目前市场开发的远远不够,文化与科技结合有限,壮族文化的产业化不足。


       在调研期间,调研组得到了百色市文新局、靖西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调研组与他们就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壮族文化进一步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会谈,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作    者:广西文科中心“广西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团队
    发布单位:广西文科研究中心

调研组一行考察靖西刺绣工艺

调研组一行考察靖西刺绣工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