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翔,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现为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生,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西教育学会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学科专家组组长。
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设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概论等课程。先后在核心期刊和省部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编著、主编、参编各种论著、教材16本。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及A类项目五项。一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1983年到2013年,谢翔教授已经在广西师范大学的讲台上执教了整整30年。2013年,适逢体育学院建院(系)40周年。《论语》有言“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体育学院度过了“四十不惑”之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逐步成熟,立足广西、放眼全国,它成为了广西体育教育的摇篮,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而谢教授从有志到求学,到投身体育教育事业三十载,在体育学院度过了自己的“三十而立”之年,这三十载风雨润桃李的岁月,谢教授走出了一条“三十而励”的道路。在教育道路上与学生们且走且行,与体育学院共成长。
虚心求学,故乡难离,淡泊名利
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国内培养体育人才的最高学府。谢翔教授与北京体育大学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渊源,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他进入了当时隶属教育部和国家体委的全国重点高校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成为该校运动系的一名大学生。1979年北京体育学院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幸运儿。在特殊的年代,能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三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知识青年中的佼佼者。谢翔教授有理想,有追求,对这个机会非常珍惜,把能够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当作荣耀,把能够在国家体育教育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作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他认为这是为家乡服务的最好、最重要途径,因此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吸引了许多求贤若渴的眼光。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崛起,各省市体育类院校、体育局急需体育教育类的高尖人才。在谢翔大学毕业前,就有几个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留下来。他深思过后,1983年,毅然返回家乡广西。这一年是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成立的第十年,也是他工作的第一年。
当时的广西体育发展还是相对落后,而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作为当时广西体育教育的最高学府,承担着发展广西体育事业的重任。那一年,谢翔紧随众多体育教育事业的前辈,共同扛起了发展广西体育事业这一面大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
渐渐地,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唯有不断学习,自我奋斗,丰富自身的学识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于是,1985年,他考取了研究生,又一次来到全国体育教育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这是谢翔“第二次进京”。三年后,他顺利拿到了教育学硕士学位。
80年代末的中国体育,民办体育和公办体育教育事业迅猛前进。群众性的武术热,长跑热,健美热,排球热……一浪接一浪;少数民族运动会、青少年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犹如雨后春笋,全国人民掀起学习体育的热潮。而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垂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当时,各大发达地区的体育院校,纷纷招贤纳士。作为当时钻研学校体育教育,小有成就的谢翔,也收到了不少邀请涵。很多人以为,这一次,他会留下。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
在硕士毕业后从教的二十多年里,他依旧认为,自己还需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丰富自身,才能跟上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好为广西体育教育事业奉献绵薄之力。如今,他又一次来到北京,成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博士生,这是他“第三次”进京深造了。
谢翔教授在体育教育之路上走了三十年,作为广西体育教育的重要人物,也扎根广西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他数次放弃了到发达城市工作的机会。有人曾笑他傻,他却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而且我还是广西人民的儿子,我爱这片哺育过我的土地,我要用我的热情来报答母亲广西的恩情,用我的感恩之心来为广西体育教育事业奉献微薄之力。他扎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三十载,“名利两淡,寡欲清心,心底无私天地宽”正是他最好的写照。
三十而励, 嘉言善行,润物无声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在“三十而励”的教学之路中,谢翔教授深知作为百年树人责任的重大,始终秉承着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坚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信念,三十载嘉言善行,润物无声。
不管是在刚投身教育事业第一个十年,还是现在他都热情饱满。“你喜欢什么?”是谢翔教授问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但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即使到了硕士阶段,也不能清晰坚定地回答出这个问题。谢翔教授认为,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感兴趣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坚持下去,努力下去。
在去年刚毕业,到西藏去支教的研究生贾学龙的记忆里,谢翔的一次批评令他印象深刻,受用终身。那一天,他与一位同学整理科研课题,笔记记得有些随意,谢翔教授看到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俩说:“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否则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铸成大错,让你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天道酬勤,花开两朵,朵朵芳香
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谢翔教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花开两朵,朵朵芳香,在教学和科研上都获得了一定的荣誉。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上,谢翔荣获了1989-1992年度广西师范大学科协、社科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四次获校级优秀教师。荣获2003年第二批次校级“中青年拔尖人才”。
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学者,谢翔一直围绕“学校体育学”进行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参与主编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文化》、《中学体育新课程教材教法》等多部教材,其成果还多次获得嘉奖:1991~1993年间,论文《试论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次在学校青年教工科研成果报告会上宣讲,其中论文《北京市小学一、二年级体育锻炼标准及锻炼效果的研究》获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0年,论文“我国高校高等学历体育师资培养途径的研究”被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取及参加大会交流;2002年,论文《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刍议》获“首届中美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并参加大会专题发言。
同时,谢翔教授还对“广西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在担任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学科专家组组长职务期间,主持《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指导意见(试行)》的拟定,对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不仅为广西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还形成了系列课题项目。从2000年至今,谢翔教授已经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的科研项目立项课题研究十余项,仅2001年一年,就参加了三项国家教育部课题,如《中国西部农村体育与健康师资培养与培训研究》、《我国学校建立健康体质档案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构建21世纪大中小学相衔接健康档案的必要性及其内容体系的研究》,一项广西师范大学课题《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此外,谢翔教授还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及A类项目五项。
三十而励,精细入微,志存高远
人生就像是一条流水工作线,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人生作品的成败;每一条思路、每一份态度都影响着作品的优劣。谢翔教授就是严谨掌握这条工作线的佼佼科研者,他昂首于人生大道,领悟了“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命运”的真谛。
在提到细节决定成败时,谢翔教授经常会跟同学们分享“体育学院之问”这个他跨入体育教育事业第二个十年不久的一个故事。
在十五年前的一次学生座谈会上,一名临近毕业实习归来的学子,却满脸迷茫地感叹:“除了做一名体育教师之外,我还能做什么?”此问题让谢翔教授第二次陷入沉思中。他至今一直难以忘怀这位学生那迷茫的眼神。也从这一刻起,这个“体育学院之问”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在十年间,谢翔教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寻找满意的答案,寻找最根源地解决方式。渐渐地,他形成了站在战略高度,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教学育人风格。从2001年4月,作为副院长,参与体院学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到2009年2月,作为院长,全面主持学院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参与体育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后,他“精细入微”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遵循“制度化、常年有,规范化、不断线”的原则,他坚持举办篮球、足球、排球等专业赛事,锻炼和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力推进国家游泳教练员、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二级裁判员的考评资格等专项裁判资格培训,实现了毕业生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的发展,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解答了“体育学院之问”,人生“志存高远”定能扬帆起航。
同时他为了“体育学院之问”已经探索了十余年,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体育学院不仅形成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精尖”体育人才与“非标准化”体育人才的育人理念;还建设完善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等有效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教学基地。
十年立志,事业留人,情感留人
这是从事体育教育的第三个十年了,回首担任体育学院这十多年行政工作的点滴,谢翔教授心中思绪万千。
当被问起,是怎么定位“院长”这一职位在学院学科建设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时,谢院长回答道:“院长只是学科建设发展的组织者,是汇集动员各方力量为学院发展建设出谋划策的人,此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最终离不开各专业方向各层次的师资队伍。”
他深信,作为一名院长,应该如幽兰出谷一般,静静地,散发清香,固守一份平静,保持高洁。平静不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有效抗拒浮躁与诱惑的力量。崇尚管理上的平和;在平和中建章立志;在平和中,树立战略眼光,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在平和中,发现解决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广西地处边陲,如何吸引留住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系列论文、高级别科研项目、高级别科研奖项”的人才,成为了体育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个问题,谢翔教授认为,应该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管理理念,不仅要在遵循学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系列要求基础上,因院制宜,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还要设置学院内部的科研奖励制度,还要在学院管理中,致力营造一种让全院教职工充满归属感,舒适、整洁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经历四十年的发展,我校的体育学院成为广西区内体育教育事业的龙头,谢翔教授认为这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体育学院数代辛勤的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无数个十年里,体育学院全院师生将会继续秉承体育人的传统美德,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更加努力,为广西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
作 者:体育学院 韩玲玲
发布单位:体育学院
谢翔老师工作照
,谢翔老师为到访的外国专家做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