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至今,化学与药学学院经过充分论证和策划,以“关注青年学生生活,倾听青年学生需求,紧靠青年学生实际”为原则,建立和推行学院领导干部挂联学生班级制度、开展师生共创优良教风、学风的活动,搭建起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联系学生的重要平台。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热烈响应。学院领导班子、科研室主任及专业首席教授等二十多名领导、教师纷纷走进基层,走到同学们当中。
教师在所挂联的班级听课后,综合该班级课堂实际情况提出:“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而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防止出现‘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同时还表示,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友好相处,珍惜友谊”是大学时期最基本的做人准则的道理。
“一个好的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将成为他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准教师的我们,要牢牢抓紧在学校里的珍贵时间,努力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挂联的教师在择业就业师生交流会中用“万金油”的优秀教师品质向2011级化学专业学生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风趣幽默的交流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挂联教师与2012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见面交流。挂联教师分析了现在的宏观就业形势,然后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谈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在座的学生主要就专业学习、食堂伙食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院负责人都给予了耐心解答。师生之间还就课余生活、外语自学情况、教师挂联制度等进行了交流。
亲密的师生交流会是教师与同学的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不少师生表示学院挂联班级这一创新制度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并称这一举措给了师生们全面的交流方式,能够近距离地聆听到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为今后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一把重要的标尺。
从蔚然成风的态势到现在如火如荼的热烈反映,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学院充分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号召广大学生成为人人好友、QQ好友,微博互粉,进入微信朋友圈,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方式,“做青年友”。同时结合新媒体发展,开展“每周1语,化院青年说——同学你好”、“每周1语,化院青年说——最想对您说的话”师生微博话题等互动专栏,全院师生广泛参与,领导教师们并没有刻板传统的说教,而是深入参与话题,主动与同学们在新平台互动交流。把交流不仅局限在传统教室、课堂,更开辟在新交流平台,这是此项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学院至今已收到学生就业、学习及生活等方面建议、意见达320余条,教师交流反馈回复率高达100%。
“‘同学你好’好亲切的话呢~有了老师们的关怀、相信我们会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更快爱上化学与药学学院这个大家庭的*^o^*。”一位同学在新浪微博“每周1语,化院青年说——同学你好”专题互动栏目里写道。
据悉此项工作的成功推进,已形成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效机制,并欢迎广大师生监督与指导。
作 者:化学与药学学院 刘家麟 王松
发布单位:化学与药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