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学联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暨广西第三届”网络虚拟运营大赛在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再创佳绩。
据悉,本届广西“挑战杯”竞赛全区共有36所高校381份作品参加自治区级决赛,评审出特等奖作品11件、一等奖作品28件、二等奖作品 84件、三等奖作品224件,创参赛学校和参赛作品历届之最。作品通过书面评审、展评答辩等环节,我校推送的作品有3项荣获特等奖、4项荣获一等奖、4项荣获二等奖、7项荣获三等奖,我校荣获自治区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在广西第三届“贝腾杯”网络虚拟运营大赛中我校4支团队中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支团队分别获得二等奖,“广西瑶妹香料有限公司”团队和“爱克灵抗菌剂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团队分别获得三等奖。
据了解,“挑战杯” 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素质教育、培育科学精神、塑造创新理念,进一步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此项比赛得到了我校和各个学院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已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闪亮品牌。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备战,经各学院初选、“创新杯”赛事筛选、专家复查评审,再经参赛师生精心准备,积极应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据悉,第13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校共有6支团队入围“国赛”作品征集中。正在积极准备竞赛,争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再创佳绩。
附获奖作品信息:
区特等奖:(3项)
韦佳敏等同学的作品《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探究——以广西六个典型发展模式为研究中心》(指导老师:李闰华)
王琳霞等同学的作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桂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指导老师:黄松)
阳秋等同学的作品《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对策研究——以黑衣壮为中心》(指导老师:李闰华)
区一等奖:(4项)
丘森辉等同学的作品《远程集中智能抄表系统》(指导老师:罗晓曙)
黄建勇等同学的作品《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产业化形式及其发展模式构建》(指导老师:吴晓山)
农伟培同学的作品《广西大新县壮族高腔山歌传承与发展研究》(指导老师:高敏)
闵启燕等同学的作品《“泛北合作”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铜鼓文化产业化调查研究》(指导老师:廖国一)
区二等奖:(4项)
黎淑宁等同学的作品《雌二醇-[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指导老师:程克光)
韦罗山等同学的作品《新型抗心血管药物的设计合成研究》(指导老师:潘成学)
刘骏丽等同学的作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广西5个民族村寨的调查》(指导老师:吴晓山)
陈丽清等同学的作品《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以桂林市龙胜县为例》(指导老师:阳震青)
区三等奖:(7项)
李柱全等同学的作品《氨基磷酸酯及其顺铂(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指导老师:陈振锋、刘延成)
姜华等同学的作品《吸附协同光催化降解/杀菌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研制》(指导老师:蒙冕武、刘庆业)
覃小丹等同学的作品《基于链接与计量理论的网站信息定量研究》(指导老师:梁宗经)
唐纯勇等同学的作品《农村社会变迁下的生育性别偏好——基于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的调研分析》(指导老师:蔡慧玲、林萱)
李慧君等同学的作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社会变迁:——以红水河梯级开发为研究中心》(指导老师:李闰华、范玉春)
覃娟等同学的作品《侗戏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戏为例》(指导老师:林春逸、李长成)
陈蕊等同学的作品《农村青少年心理耐挫力调查研究》(指导老师:权方英)
作 者:校团委 于雷
发布单位:校团委
自治区人大王跃飞副主任(左二)、团区委刘玄启副书记(左一)与我校参赛者交流
,自治区高校团工委书记唐春燕查阅我校作品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