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汉语桥”大赛广西赛区在桂林开赛
本报桂林讯 (记者/林涌泉)6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在华留学生“汉语桥”大赛广西赛区比赛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行。这是CCTV“汉语桥”大赛首次在广西设立分赛区,同时也是广西师范大学首次承办CCTV“汉语桥”比赛。
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49名外国留学生精英选手参加了“晋级选手”资格角逐,广西大学的爱沙尼亚美女安黛、桂林理工大学的喀麦隆选手艾米克、广西师范大学的泰国姑娘王冰冰和越南妹子杨草玲4人夺得“晋级选手”资格。晋级选手将于8月份赴北京参加“汉语桥”总决赛。
原文报道链接:http://www.gxrb.com.cn/html/2013-06/07/content_830344.htm
南宁晚报:CCTV“汉语桥”广西首设分赛区
本报讯 (记者 李宗文) 6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在华留学生“汉语桥”大赛广西赛区比赛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行。这是CCTV“汉语桥”大赛首次在广西设立分赛区。电影《宝贝别哭》总策划兼制片人林涌泉应邀担任大赛评委;广西歌舞剧院明星演员、“变脸王子”卫东应邀担任嘉宾演员,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变脸”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
比赛结果,广西大学的爱沙尼亚美女安黛、桂林理工大学的喀麦隆选手艾米克、广西师范大学的泰国姑娘王冰冰和越南妹子杨草玲4人夺得“晋级选手”资格,将于8月份赴北京参加“汉语桥”总决赛。
原文报道链接:http://www.nnwb.com/html/2013-06/07/content_19274.htm
广西新闻网:第六届在华留学生"汉语桥"大赛在广西设立分赛区
广西新闻网桂林6月6日讯(记者林涌泉)6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在华留学生“汉语桥”大赛广西赛区比赛,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行。
这是CCTV“汉语桥”大赛首次在广西设立分赛区,同时也是广西师范大学首次承办CCTV“汉语桥”比赛。广西歌舞剧院明星演员、“变脸王子”卫东应邀担任嘉宾演员,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变脸”带到比赛现场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
最终,广西大学的爱沙尼亚美女安黛、桂林理工大学的喀麦隆选手艾米克、广西师范大学的泰国姑娘王冰冰和越南妹子杨草玲4人夺得“晋级选手”资格。晋级选手将于8月份赴北京参加“汉语桥”总决赛。
据悉,举办CCTV“汉语桥”大赛旨在为来自全球的在华留学生搭建一座学习之桥,也为中国各大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搭起一座交流之桥,更为中国和世界搭起一座文化的对话之桥。从2008年至2012年,CCTV“汉语桥”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今年第六届CCTV“汉语桥”大赛在全国有28个赛区、200余所知名高校参与预赛选拔。
广西师范大学十分重视此次“汉语桥”比赛,从活动策划、选手报名到比赛,该校国际交流处配合CCTV“汉语桥”大赛编导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的49名外国留学生精英选手参加了“晋级选手”资格角逐。CCTV中文国际频道、广西师范大学、CCTV“汉语桥”大赛编导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比赛。
原文报道链接: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30606/newgx51b0939e-7760451.shtml
广西校园网:“汉语桥”桂林赛区比赛在广西师大举行
(通讯员 张婷婷)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桂林赛区预赛6月5日在广西师范大学举办。这是大赛第一次在广西地区设立分赛区,选手们报名积极踊跃,经过各高校的层层筛选,来自14个国家的49名选手共同角逐进京名额。最终,广西大学的爱沙尼亚美女安黛、桂林理工大学的喀麦隆选手艾米克、广西师范大学的泰国姑娘王冰冰和越南妹子杨草玲取得了进京参加决赛的资格。
学中文得到珍贵机会 好山水留住远方客人
来自爱沙尼亚的安黛是个高个子金发美女,身高足足有一米八零。2010年塔林大学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上,安黛作为学生代表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接见。“当时时间太短了,”安黛惋惜地说。安黛之所以选择学习中文,是因为她喜欢挑战,并相信会说中文能为其带来很多机会。“就比如这次比赛,以前看比赛的时候我觉得每个选手的实力都好强,”她说,“现在我竟然也有机会参加了。”而选择来到中国,则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中国文化。来到南宁后,因为天气和家乡完全不同,夏天一直在出汗。“我觉得这对我的身体很好,”她说,“在爱沙尼亚,冬天太长了,偶尔才能看到太阳。”在赛场,安黛为观众表演了《河东狮吼》电影中的经典桥段,并改编了一首蔡依林的《日不落》与之结合,完整的表演和夸张的表现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而逾四年的中文功底也为其赢得了第一张进京通行证。
爱唱爱跳的小伙子艾米克来自非洲小国喀麦隆。“但是我们国家有非洲所有的动物,”他自豪地说。在中国,艾米克最喜欢桂林这个城市,希望自己能最终留在这里生活。“这里的山太美了,”他说,“人们有我家乡的感觉。”刚来中国的时候,艾米克一句中文也不会,在来时飞机上被乘服人员问道“你想去哪儿”的时候他竟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经过不断的历练,现在的艾米克已经成为了桂林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主持人。“本来我只是来这里学习的,”他说,“在一些场合表演三五次之后人们觉得效果很好就让我来当主持了。”艾米克很有领导力和亲和力,他的朋友们因此给艾米克取了很多诸如“奥巴马”、“superstar”之类的绰号。才艺展示环节,艾米克表演了新闻联播、春晚、桂林地方节目主持串烧,出色的表现力令全场都high了起来,评委们直呼“你来了之后主持人都失业了”。
泰国姑娘王冰冰是个爱笑的可爱女孩,因为太爱笑了,甚至被朋友们称作“神经病”。二十出头的她学习中文已经有五年了,“我学习中文是因为觉得自己和中文很搭,”她说,“一开始觉得和中文不会有任何关系,但慢慢就产生了兴趣。”王冰冰学中文很有一套,看中文电影、听中文歌是她的秘诀。“听音乐也是我的爱好,我可以从中得到放松。”才艺展示环节她演唱了一曲自己改编的《对面的男孩看过来》,令全场少男少女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长相甜美的杨草玲来自越南。“我喜欢吃桂林的米粉,”她说,“如果有材料的话我也会做。”因为从小就特别喜欢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杨草玲用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一个姑娘》开场,对歌词做了改编,向大家介绍自己。才艺展示环节,她一展歌喉,不俗的唱功征服了全场观众,也赢得了进京机会。当谈到自己想在中国完成的梦想时,杨草玲想了很久才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把汉语说得像中国人一样好,”她说,“毕业后我想留在中国从事外交工作,要好好学习并且很努力才能实现我的梦想。”
奇女子贯口惊全场 主持人临时拜天地
“正宗好凉茶,中国……”这段近乎绕口令的广告词是由来自越南的陈罗琳达带来的才艺表演,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她说了近400个字,一口气说得全场似乎都为其屏住了呼吸。“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为大家带来这段表演吧。”可惜这段“贯口”陈罗琳达说得虽然快,但口齿并不太清楚,最终她与进京通行证失之交臂。“其实不光要说得快,让人听懂也很重要,”评委点评道。
本场比赛的主持人由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美国妹子卡路担任。作为曾经参加过汉语大赛成为百强选手,卡路在赛场显得颇为老道成熟。越南选手阮春友装扮成婚礼司仪,邀请卡路扮演新娘,与一位观众一起当“群众演员”,演绎中国传统拜天地风俗;仪式结束,卡路假装失落,幽默地说:“茫茫人海中,还没有谈恋爱,就已经被嫁出去了。”
桂林赛区的三位评委分别是广西师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光和,广西日报东盟部主任编辑林涌泉,以及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吴鹏。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参赛对象为非中国籍、母语为非汉语的在华留学生,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第一次在广西地区设立分赛区,作为参赛高校,广西师大第一次承办汉语大赛预赛赛事,学校十分重视此次“汉语桥”比赛,从活动策划、选手报名到比赛,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桂林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几所知名高校均派出了自己的选手参加比赛。
对于预赛阶段未晋级的待定选手,仍有机会通过网络复活的方式获得进京通行证。大赛组委会将参考选手个人在各媒体平台的人气高低,决定其是否有资格成为百强选手进京参加总决赛。具体的网络复活方式,可登录第六届汉语大赛官方网站(http://news.cntv.cn/special/hanyudasai6/)获取相应信息。(通讯员 张婷婷)
原文报道链接:http://edu.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30606/newgx51b047d6-7758958.shtml
更多报道链接: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6/06/26176733_0.shtml
作 者: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南宁晚报20130606.jpg
,广西日报20130606.jpg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