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我校组织的“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项目组深入毛塘社区,校党委宣传部的张俊显老师为社区宣传骨干们进行了新闻宣传与写作的专题培训。
讲课之初,张俊显为听众播放视频资料,并引用“元芳,你怎么看”、“莫言获了奖,醉了红高粱”等网络用语,让大家形成对当代社会文化的新环境的认识,引起听众兴趣。随后,张俊显针对2012年10月中国新闻网一篇名为《桂林山水旅游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报道进行分析,他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文化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文化的传播、宣传成为社会的共识,新的宣传方式必定成会走向大众。”为了更加清晰具体地让听众感受到新媒体宣传的效果及现状,张老师展示关于“厦门女博士赴贫县调研、不满伙食要求政府配好车”的微博言论以及带来的一系列宣传影响。“宣传意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影响显著。”
在大家对新媒体以及新的宣传意识有了基本的概念和了解之后,张老师继续从专业、准确的角度向大家讲述关于“新闻”、“媒体”、“媒治”时代等概念。张老师简明扼要地将新闻写作基本特点、新闻结构、如何写好导语等重点内容一一讲解,课堂气氛活泼轻松,让在场百余名社区宣传工作人员受益匪浅。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正越来越受到关注。2009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设备购置”专项资金,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我校组织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强桂’社会服务行动工程”提出了“桂林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遣行动计划”项目,该项目以提升桂林市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为目标,将对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提升、地区文明程度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作 者:大学生通讯社 李迪斐 任方晴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培训会场
,
社团宣传人员在填写调研问卷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